1月10日至11日,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暨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盐城市审计局首次荣获五年一度的“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喜讯传来,盐城审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倍受鼓舞,倍感振奋。大家一致认为,这份厚重提气的荣誉既是对盐城审计工作的高度认可和褒奖,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将带着这份荣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再接再厉、踔厉奋发,为盐城审计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贡献更多更好力量。
全国表彰,既是荣耀,也是指引,更是鞭策
“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是全市审计系统几代人“接力跑”,以及上下同心、通力协作、开拓进取的结果。几代审计人的梦想,终于圆梦。谈到这份集体荣誉,大家感慨万千,由衷流露出自豪感、荣耀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市委审计办秘书处、市审计局办公室、组织人事处表示,这份荣誉来之不易,承载着组织的信任肯定、群众的期盼需求,以及全市所有审计人员的辛勤付出。申报材料上的一串串数字、一项项荣誉,是盐城审计人“抓牢金刚钻揽好瓷器活”的生动写照,盈满了“为国而审、为民而计”的初心和担当。荣誉,是过去的勋章,也是未来的路标,更是奋斗的“集结号”。他们号召全市审计人员要在心底反复自问,自己为获评这次审计系统内最高集体荣誉作出了哪些贡献?今后,还能在哪些地方继续发力做出更大的贡献?以此对标找差、笃行不怠、砥砺前行、续写荣光,更好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立”“三如”要求稳步向前,守护好“国家审计”这一金字招牌。
作为盐城审计系统的一分子,近年来获评全国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的射阳县、大丰区审计局,用实际行动和骄人成绩,为实现全市审计系统的奋斗目标作出了突出贡献。分享这份荣誉,他们深切地感受,这份荣誉是全市上下协同发力,强化市县审计“一盘棋”统筹确有成效的有力见证。他们认为:“盐城市审计局是一个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优秀领导团队,特别是在谋划市以上审计“一条鞭”项目时,能够很好地统筹项目间的协同性、整体性,确保大项目“统一组织”、小项目“各个击破”。同时,经常到审计一线对县级审计机关进行业务指导,及时指出问题症结和提出站位高、可操作的实质性建议。”
秉持研究型思维、树牢精品意识的盐城审计人,以此次表彰为契机,从本单位、本部门乃至全市、全省的角度出发,对创成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的成功经验,以及如何扛起保持和发扬这份“殊荣”的历史责任,进行了回顾和思考,为全市审计人守正创新、行稳致远,指明了路径方向。
市审计局投资处、派出二处、工程审计中心系统梳理了投资审计转型发展被审计署确定为全国七个试点之一、被省委深改委确定为“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做法”向全省推广的原因,并表示将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投资工程审计监督制度,加强对政府公益性、民生性、基础性项目实施监督,加强对社会审计机构进行监督管理,以更加务实的举措开创全市投资审计工作新局面。市审计局财金处、行社处着力从持续深化“财政审计+”模式发力,围绕发挥财政“同级审”龙头作用,深化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及审计全覆盖要求,在财税体制改革背景下的财政审计创新方面率先破题、打造盐城样板。市审计局农业处从政策着手,深入领会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决策部署的政治意图、战略谋划和政策要求,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审计项目中精准发力,为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增收筑牢根基。
市审计局内审处针对健全内审工作机制、加强内审指导监督、加大内审人才队伍培养力度等6个方面,提出落实国有企业总审计师配备制度、坚持“六有”“五统一”内审工作模式、深化内部审计结果运用等18项具体措施,有力推进全市内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市审计局资环处立足盐城沿海滩涂、生态保护区等资源禀赋,在上级已有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和细化指标的基础上,准备因地制宜建立乡镇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并探索建立全市资源环境审计“一张图”分析平台。市审计局经审办认真落实研究型审计要求,坚持“扫盲点、抓重点、重融合、重任中、强协同”五个原则,自觉站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和审计工作全局中研究工作,科学谋划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计划,促进各领域领导干部依法履职、担当作为。
建湖县、阜宁县、亭湖区、盐都区审计局认为,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市审计局荣获“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称号,与切实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深入实施“强研究、提质效”行动、提升审计项目质量、培育审计人才等一系列工作,是分不开的。他们将立足自身实际,以更饱满的热情、更严谨的态度、更有力的审计监督,护航审计高质量发展。
把提升审计质效摆到战略位置,常抓不懈,善作善成
“我局获得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称号,与近几年来狠抓审计质量、打造项目精品的做法密不可分。未来将进一步强化研究型审计理念,围绕‘一聚焦、三聚力’狠下功夫。”市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丁金海如是说。确实,“审计质效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理念在盐城审计机关正在不断深入人心、付诸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提高审计监督质效,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滨海县、响水县、东台市、盐南高新区审计局认为,全面提升审计质效与争创优秀审计项目,两者不可偏废、畸轻畸重。应在确保所有审计项目质效前提下,对潜在产出比较高的“种苗”项目适当倾斜审计资源,进行重点攻关和研究。通过摸索积累“点”上的经验,示范带动“面”上项目质效的提升,形成审计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
2025年,审计署研究决定深入开展“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全面查摆和推动解决审计立项、实施、成果利用、督促整改等环节存在的“审计作为与审计地位不相适应”问题。市审计局法规处结合自身职能,对抓好全市审计质量、科学规范开展审计,提出要注重源头谋划,紧扣国家政策措施落实、党委政府工作中心和民生民意诉求,通过下沉调研,精心谋划审计项目、组织方式和审计范围;要推行动态审理,将审理关口前移到审计准备阶段和重点项目现场,为业务处室审深、查透问题,提供政策、法规、经验的保障与支持;要健全后评估机制,对全市审计项目质量进行检查通报,常态化组织、选取优秀审计案例进行现场讲演,从立项背景、组织实施方式、审计成果和查核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复盘,既总结经验,也查找不足,为今后更好开展类似项目夯实基础。
“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改革创新”,市审计局企业处结合创成全国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经验,表示要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各环节质量控制。要坚持研究先行,审前谋划布局,掌握党和国家关心的问题,明确重点审计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案;要加强统筹管理,精细组织实施,科学配置安排审计力量和资源,做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要拓展审计成果,当好决策参谋,形成高质量审计报告和信息得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批示,推动解决阻碍改革发展的“顽瘴痼疾”。市审计局绩效督查处从精准施策强化审计整改工作成效、推动审计整改约谈和问责制度不断完善、持续增强审计整改工作合力,致力完善以党委政府为主导、人大为推动、被审计单位为主体、政府督查机构、纪检监察机构等部门齐抓共管、审计机关督促落实的整改工作大格局等角度,提出了我市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的实践思路。
大数据技术和信息技术对于“快、准、深、全”查出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效率之高已得到实践反复验证。市审计局数据处认为,强化大数据思维、提高大数据运用与审计业务的深度融合,是进一步提高履职层次和水平,推动新时代审计事业新发展的必由之路。要积极采取“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查、系统研究”的数字化审计方式,全面深化大数据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整合多领域数据资源,利用好SQLServer、MySQL、Navicat、Python、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变审计人员“路上跑”为审计数据“线上跑”,变“到现场找线索”为“带线索到现场”,切实提升审计工作精准性和系统性。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打造精锐尽出的“特种部队”
千帆竞渡,不快则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来不及喘口气、歇歇脚,盐城审计人展望未来,迅疾踏上奋辑扬帆的新征程。上下同欲者胜。他们坚定一个信念,只要戮力同心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审计队伍,始终涵养浩然正气、昂扬锐气、蓬勃朝气,不断优化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软环境,盐城审计事业定能阔步向前,“全国先进”的金字招牌定能越擦越亮。
“做审计就不能怕吃苦”,开发区审计局、市审计局派出一处深有体会,他们认为盐城审计系统是一个甘于奉献的群体,就像一群随审计项目周期而迁徙的侯鸟,每天不是在项目现场忙碌,就是奔波在去项目现场的路上。有人夙夜在公,头脑里整天想着项目如何突破,有人长期出差毫无怨言,有人加班加点成了常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面对堆积如山的账簿和眼花缭乱的电子数据,用手中的笔、敬业的心、执着的信念,破译一个个迷局,防范化解了一个个重大风险,护佑了无数民生资金用之于民、用出效益。
坚持“自身建设立信”的盐城审计人,就是这样把依法、求实、严格、奋进、奉献的准则,铭心笃行于每一步行动、每一项工作、每一个项目中。大家普遍表示,在更高起点上,要把全国先进的荣誉化作不断前行的动力,更要把全国先进的标准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以更昂扬的姿态与更饱满的热情,持续锚定“审一流项目、创一流品牌、建一流队伍”工作目标,敢于善于把盐城审计工作放到全省乃至全国的先进标准中去衡量和要求,一项项推进,一件件落实。
国家审计是有“灵魂”的审计,并不是一门单纯的技术活。审什么、不审什么,为谁服务、向谁报告,都要坚持各级党委审计委员会的领导,站在绝对忠诚、绝对负责、绝对可靠的立场,立项目、查真相、说实话、报实情。市审计局机关党委对党建引领,党建业务“双融双促”进行了深入思考,表示要将党的政治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纪律作风建设、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到一起,同步计划、研究、部署,持续擦亮“党支部建在审计组”“审计悦读”“全省模范职工之家”等“盐审铁军”党建品牌,不断提高审计人的政治品质和政治站位,确保在审计立项和实施“全链条”中,都能贯彻落实党的领导,体现政治导向、政治要求和人民立场,都能与地方党委政府的改革发展大局同频共振,忠实维护党、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打铁必须自身硬”。盐城市审计局在积极发挥审计反腐治乱“尖兵”作用和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独特作用的同时,坚持以高于监督别人的标准、严于监督别人要求来加强自身建设。注重发挥领导干部“头雁”作用,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以上率下,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不断造浓风清气正、携手前行的良好政治生态。队伍建设成果丰硕,制定出台《关于加强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素能提升工作的实施意见》《“青说蓝说·赋能未来”师徒结对培养实施办法》等文件,召开“审计与我”青年干部座谈会,不断提升审计干部能查能说能写本领。创新实施“审计项目揭榜挂帅”“业务首席培养”“审计组长和主审资格认定”系列举措,在火热实践中锤炼审计人员真本领硬功夫,护航“青苗”成才、干部成长。坚持“三个区分开来”,落实容错纠错机制让干部放开手脚干,经验做法被《江苏组工信息》专刊推介。
作为经济监督“特种部队”,虽然没有战场上的硝烟和拼杀,但护法与违法、真与假、善与恶的较量和斗争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全市审计机关始终把廉洁审计作为推动科学规范开展工作的红线底线,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切实维护审计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像市、县两级审计机关获奖廉政微电影《心中那杆秤》《无悔》里审计人员表现的那样,坚持把党和人民利益举过头顶,无私无畏,不怕得罪人,自觉抵御利益诱惑,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敢于斗争,善于“亮剑”。
行而不辍,岁月可期。盐城审计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将以此次获评“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把敬业奉献融入血脉,把追求卓越作为标杆,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贡献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杨钢、王刚、卢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