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审计署通报表彰2023年全国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盐城市审计局实施的市属区管国有企业运营情况专项审计调查荣获一等奖,该项目的审计质量和审计成果得到审计署充分肯定。
摸清9户市属区管国有企业家底,揭示企业经营管理重大风险隐患;31份审计报告、信息要情得到市领导批示;推动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国有企业监管的实施意见》,促进相关部门单位出台制度89项……
“审计利剑”出鞘,护航国企发展。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盐城市审计局坚持以党中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方针政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管理和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要求,按照省、市委决策部署,组织实施了全市市属区管国有企业运营情况专项审计调查,聚焦主责主业,将研究型审计融入国企审计工作全过程,以高质量的审计成果,服务和促进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用忠诚与担当书写了审计人的职责。
斗智勇破难题
2022年初,盐城市审计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从市县审计机关、国企内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抽调精兵强将,组建45人审计组,对全市9家市属区管国有企业运营情况专项审计调查项目开展进点审计。
在某国企港口业务审计中,审计人员发现港口采购物流、装载服务未经公开招投标直接发包问题,港口业务负责人自由裁量权过大。审计组对多个业务负责人进行约谈,但被约谈对象以不知情、未参与决策、业务发起人离职、港口业务难以管理易引发矛盾等托词,互相推诿,搪塞迷惑审计人员。
俗话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审计组见招拆招、研究对策,将对业务管理者审计转向对业务参与者审计。审计调查发现,该单位两名均无承包出资能力的驾驶员通过内部发包方式,承包了港口物流服务业务,实际出资者为其背后的外部公司,借用他们的身份承包了该业务。审计人员以此为突破口,再次约谈相关负责人,将涉嫌内外勾结等违法违纪问题线索,按程序移送市纪委监委。
审计过程中,该局向纪检监察机关及时移送了国企违规向民企借资、担保并发生代偿,违规开展大宗商品贸易、保理业务、与民企开发房地产、投资垃圾电厂、支付融资服务费等违法乱纪问题线索。同时,将发现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及时向省、市委审计委员会专题报告,引起相关领导高度重视,涉案人员得到从严从快查处。
研促审提质效
近年来,盐城审计机关大力实施研究型审计和优秀审计项目创建“双轮驱动”战略。将研究理念贯穿审计项目实施全过程各环节,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主线双向贯通,不断拓展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着力打造审计精品。
项目审计前,审计组通过研究党和国家对国有企业的决策部署要求以及盐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安排,紧跟政策部署定方向;研究市属区管国企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和改革方向,紧盯发展要求明重点;研究财政、国资、金融等主管部门和相关专家学者意见与建议,紧扣法律法规树标尺。
审计过程中,通过研究国有企业和融资平台公司的共性问题,研究9户国企主要经营业务、重大决策、重大投资、重大资金支出、大额往来客户等状况,结合审计调查情况,一企一策,针对性制定审计实施方案。
先谋而后动。审计组对该项目实行业务主审、数据主审“双主审”制度,成立大数据分析团队,建立5个基础分析模型,明确审计方向;建立6个问题分析模型,明确审计疑点,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成效。
审计发现,某集团所属49家国有全资及控股企业,资产规模500亿元,其账面应收应付6个往来科目涉及9641条往来明细,记账不符合会计制度,存在隐藏应收款项余额问题;部分企业多个关联公司与集团的不同子公司发生往来,涉嫌分散套取国有资金问题。
审计组运用辅助余额表建立审计模型,对该集团往来科目进行穿透查询,计算出整个集团年末应收各外部企业往来款项,排序筛选出大额往来及分布情况。如此抽丝剥茧,由面到线,再锁定审计疑点。
终于,该集团重大问题浮出水面:向关联企业大额借款、担保代偿,代偿后以资抵债并帮企业代支税费,类金融业务出险,大宗贸易产生逾期货款和坏账……
9户国企审计中,审计组广泛采取检查、审阅、监盘、分析性复核、复算、函证、穿行测试、座谈访谈、调查询问、大数据分析等审计技术,坚持数据先行、模型开路、核查验证的大数据审计方法,通过严谨取证,有效提高了审计质效。
重融合促整改
9户国企审计调查同时实施,面广量大,参与审计人员、被访谈查询人员是近几年审计实施项目中人数最多的,审计现场需协调事项多、管理难度大。审计组现场统一指挥调度,上下团结一致、高效融合,有序开展工作。
他们坚持巡审联动,积极与市委巡察组对接,把巡审共同关注的12个重点事项纳入审计范围,精准确定审计重点。与巡察人员定期交流,互通信息,共享成果,形成监督合力,有力提升巡审监督质效。
该项目审计融合了对中介机构的报告核查,发现中介机构披露会计信息不真实、调低资产负债率等问题,并融合开展了某集团董事长经济责任审计,实现统筹融合,一审多果,一果多用。
审计组将审计监督与业务指导相结合,促进企业边审边改,达到既查问题,又跳出只查问题的思维局限,将查问题、促整改、助提升有效融合,用好“三项清单”,推动审计整改落地见效。
比如在审计某国企融资情况时,发现该单位与金融机构无谈判纪要、无存贷款登记台账、无融资配存实施方案,内控制度和流程管理缺失。经分析,资料缺失既有主观原因,也存在管理人员能力不足的客观原因。审计人员在指出问题的同时,运用审计专业技能和经验,指导协助该单位补建台账、规范制度,提升工作质效。
再比如在某集团审计中,发现该集团收购个人股东股权时未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款,金额较大,存在重大风险隐患,审计组要求该集团立即追缴。该集团按要求及时将税费足额追缴到位,避免了国有资金损失风险。
在历时一年的审计调查、成果深化过程中,审计组成员充分展现出对审计事业的热爱与坚持,他们恪尽职守、严于律己、甘于奉献,涌现了一批温暖而感人的故事。有的同志加班加点工作无暇照顾家庭,有的同志坚持带病工作,有的同志请1天假结婚后立即投入工作,在“国之大者”与“我之小家”之间,他们以牺牲小家为大家的胸襟,在审计现场埋头苦干,扛起了“为国而审,为民而计”的职责使命。(宋咏梅、顾建国,记者王连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