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早上,去阳台晾衣服,一低头间,突然发现,一枝花箭赫然矗立在君子兰碧绿的叶间,既惊且喜。惊的是,不知何时,我家这盆君子兰竟已窜出这么高的花箭,十八个花骨朵,有的正在收浆,有的绿中带红,有的已经蓄势待发,长势喜人;喜的是,在这新春伊始、万象更新之际,已几年不发枝的君子兰突然间大展芳颜,岂不是吉花兆丰年的好寓景?!二十多天来,我对这盆君子兰是“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每天进进出出许多趟的仔细察看。开始几天,只见花箭每天在长高,却不见花开,直急得我抓耳挠腮。怕太阳光太强晒着了她,怕背阴无光晾着了她;怕施肥不当夹箭,怕肥力不足夭花;怕水多淹着了她,怕水少蔫着了她……大有 “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的诚慌诚恐。于是,翻书查网,天天早晚拎个小喷壶小心翼翼地浇水,然后,早上把花盆挪到阳台背阴处,夜晚把花盆搬到早晨的阳光可以照射的地方。就这样,一天天,眼见花骨朵由绿转红,由蓄势待发到喷薄而出…… 真真是“新妆才罢采花时,忽见同心吐一枝。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
说起来,这盆君子兰还是女儿十几个月大刚上托儿所时,某天接女儿回家路上买的呢。算来,芳龄已经二十有二了。二十多年来,几次搬家,家什换了几茬,唯独这盆君子兰和书橱里的书未曾离弃过。二十多年来,这君子兰几经生死,历久弥新……
刚买回来时,这盆君子兰只有五、六片叶子,不到10公分高,清新挺拔,绿意盈盈,惹人喜爱,我给她落户在一个小青花瓷花盆里。后来,慢慢长高长壮了,还衍生了一小株出来,我便给换了只大些的青花瓷花盆。那时,刚成家,女儿小,工作忙,诸事待兴,无暇精心侍弄她,只是看到她渴得起皱了,才给喝一次饱水,洗鱼洗肉的水、女儿喝剩的牛奶……就这样饱一顿饥一顿的,因为对君子兰的培植知之甚少,所以想当然的给她这些所谓的“营养”。高贵典雅的君子兰“公主”在我家成了随遇而安的“灰姑娘”。
2004年,女儿小升初了,为了便于女儿就近上学,君子兰随着一家人举家西迁,从城东搬到了城西,君子兰被安置在新家客房的阳台上。刚搬到新家,事务繁杂,也不知多久没有顾及君子兰了,直到有一天,有同事来我家串门,发现我家的君子兰蔫得不行了,对我说:你家君子兰都这样了,肯定不行了,扔掉吧。闻言,我赶快冲到阳台上,看到君子兰蔫头耷脑、奄奄一息的样子,心头一阵抽紧。直到这时,才倏然发觉,原来,这盆君子兰在我心里早已成了生死相依的家庭一份子了。以前一直没有太多关注,不是心里没有,而是因为觉得我关不关注,她在那里。古人有训:“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一寸光阴一寸金,劝君惜取眼前人”。想到这,心里懊恼自责、悔恨交加。蹲身抚摸着君子兰: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我一定要救活她。说做就做,我立即行动起来,首先去买了只又大又漂亮的大青花瓷花盆,然后又去花店买来君子兰花土和营养水、营养肥,还耐心请教花店师傅关于培养君子兰的方法和经验,又上网仔细查询相关资料。经过近两个月的精心侍候,我家君子兰终于起死回生、重又精神抖擞勃勃生长了,次年春节,还芳颜大展,盛开了十三朵绚丽灿烂的红花。此后,在女儿初中升高中、上大学时又两度开花,每次都是十三朵。今年,女儿升学读研了,我家君子兰竟然盛开了十八朵鲜艳夺目的红花,仿佛孔雀媲美似的,这盆君子兰与女儿的成长交相辉映、竞相绽放。
我对我家这盆君子兰感情越来越深,小心浇灌、适时修剪,家人不小心碰折了她的一片叶子我也心疼得舍不得扔,而是小心翼翼地插在盆里,她居然也懂事地长活了,叫我怎能不对她怜爱有加?!
我家这盆君子兰,花叶青青,花香缕缕,“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华”;我家这盆君子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将颜色媚春阳,任是无人也自香”;我家这盆君子兰,儒雅内敛,“长绿度严寒,含笑度盛夏”;我家这盆君子兰,其香也淡,其姿也雅,“不与众草伍,幽兰异众芳”。
我爱我家这盆君子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