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资讯 > 审计资讯

行进在科技强审长征路上——盐城审计构建大数据审计模式综述

发布日期:2020-09-24 11:13 [ ] 浏览次数:

 

自研发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平台的创举,在全省,乃至全国“一炮打响”后,盐城市各级审计机关在科技强审长征路上,不忘初心,团结拼搏,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洒下了一路辛勤汗水,留下了串串闪光足迹。本文从构建大数据审计模式视角,集中回顾和展示盐城审计系统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不平凡历程。


同步覆盖  应采尽采

大数据时代,数据为王。数据好比烹制各式美味佳肴的食材,掌握了数据,拥有了可用、好用的数据,实施各类项目,取得多元成果,才能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全市审计机关始终把数据采集和整理,作为构建大数据审计模式的先导工程。经过多年的探索、创新和推进,数据采集整理机制越来越完善,采集维度越来立体,采集量越来越大,数据质量也越来越高。

起初,全市审计机关的数据采集主要集中在本级预算执行一、二级单位。2016年,市审计局就完成了106个部门、400个单位、2000个财务账套的归集,同时,采集了财政部门预算编制、指标管理、国库集中支付、总预算会计和非税共计五大类数据。

“财政资金运行到哪里,审计监督就延伸到哪里”,审计全覆盖赋予审计机关新的任务。跟着项目走的数据采集,也必须向使用财政资金的地方,同向同步全方位覆盖。数据采集的触觉,开始向下延伸,向外拓展,向深穿透。县(市、区)财政、财政三级预算单位、各业务系统和财政“末梢”单位的数据,开始进入审计的视野。今年,市审计局两次采集和报送了市、县12个区域25个业务系统的财政数据,并完成5张标准表的整理、校验、汇总和报送,实现了上中下级审计机关数据共享。射阳、东台等审计局将已审结工程项目信息汇总,按照不同专业工程,采集、整理各类建设指标数据,建立已审结项目信息库。从发改委采集项目立项数据,了解工程建设项目立项备案情况,形成项目立项备选库;基于Python的网络爬虫技术,定期从“中材网”、“建材在线”等爬取各类材料市场价格,形成专业材料价格库;从财政局、行政审批局、民政局、自然资源局等部门采集财政评审项目库、工程项目中标、建设项目规划许可等信息,形成投资项目信息对比库。

不仅如此,针对不同项目的需要,全市审计机关还“量身定做”,实现“一项一策”。除了财务数据,有的还将外围单位的基础管理数据,甚至将“天眼查”网站的企业注册信息吸纳进来,提高数据关联度和代表性,为大数据审计提供完整详实、有利用价值的数据信息支撑。今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审计组先后从人社、财政、医疗保障、住建、公积金管理、疾病预防控制等部门和单位采集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户籍地死亡人员、财政供养人员、就业登记等7个方面的业务数据和关联数据。同时,扩大范围,采集了全市民政部门近5年的殡葬逝者火化信息,数据总量达到709G。

数据采集、转换和整理,是一项涉及面广、繁琐复杂、专业性强的工作。全市审计机关相继建立了分级采集报送和“常态化”采集机制。市、县两级审计机关坚持“守土有责”,分别培训和安排各自的业务部门,利用专门的工具软件,独立完成数据采集和报送任务。同时,按照“谁管辖谁采集”的原则,主动与对口单位沟通联系,加强协调,有的借助审计委员会、经责联席会议的组织力量,打通和消除数据采集堵点和淤点,纾解公安户籍管理、车辆管理、不动产登记等数据的采集困难。有的尝试与被审单位签订协议,通力合作,激发被审单位采集数据的内在动力,实现数据采集的“共商、共建、共享”。

与此同时,为融合不同审计类型,全市审计机关还注重大数据的转换使用。市审计局在常规工程决算审计中,加入绩效审计内容,绩效审计对象转变为非财务计量的业务电子数据。在对市区智能停车管理系统进行工程决算审计时,融合停车收费系统绩效审计内容。从停车管理单位mysql系统后台数据库提取原始数据,转化到sqlserver2012数据库。对采集的电子大数据进行转换、清洗和数据质量检查,获取有效停车工单数据346万宗,从中分析测算车位设置的合理性、漏收费金额等绩效评价指标。此外,为提高数据质量,全市审计机关还统筹业务部门、技术部门和社会力量,认真梳理审计业务需求,研究解读已采集的数据,推进数据规范化和标准化,不断提高数据质量。今年,有望完成2个行业数据的标准化整理。

 

构建平台   筑牢阵地

庞大复杂的数据,必须将它集中安放和存储到一个地方,才方便进行互联、调取、分析、使用。这就涉及审计信息化平台、数据库、数据分析中心、数据云等各类载体。

起初,盐城市审计局计算机处将采集报送的数据,录入和归集到数据库,陆续建立了财政、地税、公积金、社保等审计平台,再汇建成预算执行审计数据分析系统。后经不断改进完善,2018年,正式建成了盐城市“大数据分析中心”,各县(市、区)审计局也陆续跟进。从此,盐城审计人进行全局性审计项目大数据分析、大数据研讨培训、攻关团队集中作业,就有了一个个“高科技、现代化阵地”。

结合审计目的和已有电子数据,需要建立和部署计算机分析模型。市审计局大数据分析中心,先后部署了451个方法模型,并根据需要不断更新完善。今年,企业职工养老基本保险基金审计,又新建立了16个计算机分析模型,不同险种、不同地区间重复参保,隐瞒死亡信息骗取养老金,死亡遗属多领取抚恤金,已就业遗属多领取补贴,超出规定年龄的直系亲属领取定期救济费等问题,都有对应的分析模型。

作为一项重大创举,市审计局探索“互联网+”互联互通审计模式,建立了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平台。将审计各个环节都聚合到一起,审计相关方和工作人员在网上协同办公。经过不断升级改造,又新增了“项目计划管理、档案管理、跟踪审计、决算审计、5价表”等模块,所有项目参建单位均在线报审,完全实现项目投资测算、合同审计、招标审计、合同台账、变更管理、计量支付等全过程跟踪审计业务的信息化,有效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报审资料不完整、隐蔽工程难跟踪、签证变更不规范、承建单位不配合和中介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该平台先后获得国家版权认证、盐城市科学技术奖,相关做法经《中国审计》等媒体报道后,全国20多家同行慕名前来参观学习。

2020年对口援疆项目和资金跟踪审计中,援疆工作组通过政府投资审计管理平台报送资料,审计人员通过平台进行核对,签署意见,极大的提高了审计效率,克服了疫情带来的影响。与相关单位合作开发投资项目数据分析系统,通过导入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标底价、中标价(合同价)、施工单位报审价、建设单位报审价和决算审定价数据,建立“五价”分部分项清单之间的对应关系,详细分析各子目清单工程数量、综合单价等影响投资变动情况,对于调整幅度超出合理范围的事项,分析原因揭示问题。

数据平台建设,永无止境。市审计局正在探索建立企业审计及日常数据分析平台,对盐城市9家市属国企的财务数据,进行数据规划及模型建设,通过业务和财务数据结合对比分析,实现审计的日常监督,实现与企业业务活动、管理活动、财务核算、整改工作的实时、无缝、智能对接。不久,还将对平台进行扩容,将市属区管企业及县属企业纳入其中,进行统一的监督管理审计。各地在建好自身数据平台的同时,还加强与上级审计机关的纵向联系,积极呼吁在更高层次集中统一数据中心、分析系统和分析模式,推动数据运用集约化,同时加强与外部数据平台的横向联系,积极寻求与地方大数据中心建立对接、协作和共享机制,弥补数据结构“短板”,丰富数据资源储备,提升大数据利用效能。

全市审计机关大数据中心不断改进服务,根据数据采集归集工作进展情况,将整理归集的数据内容、数据量、数据格式和数据时限,制作成数据资源目录,定期更新,方便业务部门了解和使用。同时,加强阵地自身安全保护。市审计局在数据管理、访问和使用中设定边界防护,严格认证授权,做到全过程留痕。使用入侵防御设备,对交互数据包进行过滤检查,阻止蠕虫、病毒、木马等有害程序的传播扩散。安装杀毒软件,对服务器进行深度防护,提供监控识别、病毒扫描和清除、自动升级、主动防御等功能。同时在机房安装专用设备,全天候扫描检测全局内、外网络,及时修复安全漏洞,严防发生“黑客攻击”破坏系统、窃秘泄秘等安全事故。前不久,该局在“网安2020”盐城行动实战渗透测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成为全市八个受到网信安全部门表彰的市级机关之一。

 

突出应用    赋能增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数据审计模式,显著优越于传统人工审计和抽样审计模式,审计全覆盖不再受制于人力不足,合成作战带来审计质量、效率和效能“爆发式”增长,能审强审愿景目标在信息化条件下成为可能。为此,全市审计机关在紧扣“建设”关键点的同时,秉持“以用为本、实战为要”,向能审强审目标聚焦,不遗余力释放大数据审计潜在能量。

一开始,全市审计机关计算机部门人手少,技术与业务存在“两张皮”现象,只能抽调计算机人员参与到“同级审”等重点项目的审计中。经过多年的培训,以及团队攻关、实战化演练、优秀大数据审计项目引领,全市计算机专业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大数据审计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计算机业务与现场审计业务的融合度更加紧密。特别是随着全市审计系统选拔33名具备审计署计算机审计中级资格证书或计算机专业相关资质证书的业务骨干,充实大数据审计分析攻关团队,大数据审计模式具备了较强的人才支撑,以审计项目和组织方式“两统筹”,以及“双主审、双方案、双报告”为标志的效能改革,以及各种技术创新,应运而生,逐步启动实施。

前置数据分析,导航项目计划。在每年谋划第二年审计项目计划之前,全市审计机关组织大数据分析业务骨干,进行数据分析,主要对管辖范围内预算单位近三年的财务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对,初步筛选出资金较大、涉及面较广、存在异常的特征数据,供立项参考。据此制定审计项目,因为做到了知彼知己,在日后的审计中,往往能够稳准快查出并揭露问题,避免了低效无效审计、浪费审计资源情况的发生。今年,还根据大数据资源,分析确定了12个大数据审计项目,为打造大数据审计项目精品作好铺垫。

应用前沿技术,突破审计难点。全市审计机关积极探索图数据库,数据挖掘算法、GIS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提前排查疑点,明确查证方向,细化审计范围,提高审计覆盖面和质效。在2019年重大项目推进情况跟踪审计中,通过采集GIS、林调通等数据,比对分析,发现沿海百万亩生态防护林工程中部分林木未达标准的疑点。在苏北农房改善项目审计中,编写SQL查询语句,关联比对,发现未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就开工建设项目疑点22条、农村危房改造人员身份不符合四类对象疑点74户。建湖县审计局针对土方工程传统审计技术和方法存在覆盖面小、效率低等局限性,通过使用GPS等现代化仪器设备对所有测绘高程点进行复核,并将复核后的数据通过CASS软件进行计算实际施工土方量。对于建设年份较早项目,通过国土部门获取当时的地形地貌信息,再使用地理信息管理系统GIS进行处理,结合当时卫星影像对比,还原实际施工状况。

筛查发现疑点,指引精准审计。全市审计机关对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设定查询分析条件,关联相关数据表,按照模型编写查询分析语句,通过计算机或者云平台,高效快速执行筛查。正如海水退潮后礁石显露,隐藏在大数据背后的问题,经过计算机筛查后,也暴露无遗、无处遁形。将这些分析结果分类存档,存入疑点库,在关联其他项目时,便能循线追踪,少走弯路,直击要害。阜宁县审计局在某单位预算执行审计过程中,发现大量出租车费和培训费报销凭证与手续齐全,且收款方比较固定,根据经验判断,有虚报冒领、贪污公款的嫌疑,但是,如果一条条核查,不啻于上青天。他们遂对相关数据制表,导入数据库,编写语句查询分析,很快发现了诸如同一天同一人在不同地点、同一天同一车牌在不同地点的重复数据200多条。同法,对培训机构的数据分析,也发现了多名不符合条件人员被“培训”、培训承办酒店结账房间数多于参培人数等不合常理问题。相关案件线索移送后,有2人被县纪监委查处。该项目去年获评全省优秀项目。亭湖区审计局投资中心,在对某居委会原党总支书记任期经济责任暨村居住房条件改善审计时,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平台,将财务数据、社保数据、银行数据以及拆、建房数据采集、处理后录入到数据分析平台,经过分析,自动筛查出42条疑点,查出并移送了关于居委会违规出售宅基、个人长期占用未入账集体收入以及村居干部私分集体收入等案件线索,经纪委监察部门进一步侦查,最终居委会书记和副书记受到了党内严重警告的处分,会计受到了党内警告处分。

融合分散核查,确保查深查实。大数据分析,高效发现疑点线索,还需结合现场审计,或者延伸调查,进一步查清事实,完善证据链条,给问题作出定性。射阳县审计局在县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中,利用审计署数据平台,将来自财务、金融等多个平台的管理数据进行关联,对被审计单位作出全方位情况分析,借助数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延伸调查,查出大量违规违纪问题,移送案件线索数条。去年,该项目获评全省优秀大数据审计项目。今年,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审计,市本级审计组通过数据分析,初步筛选出违规办理提前退休609人。审计组协同人社部门对上述疑点数据进行再次核实和甄别,分析排除客观原因,并联系涉及的单位或者当事人进一步确认,形成审计证据,最终确定11名违规办理提前退休,多领取待遇40多万元。本次审计,共核查疑点数据近千万条,累计从176万名参保人员中,查出违规问题金额1.7亿元;查明重复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以及在不同地区重复参加企业养老保险3万多人;违规领取养老金、丧葬抚恤费、遗属补助等353万元。前不久,审计报也给予了报道。

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是明天的历史。站在明天的时间节点上,回望今天,就像立足当下,看待昨天一样,每一个永不停滞的行者,都能领悟“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的深邃哲理。新的时代,大数据技术方兴未艾,大数据审计,未来还有更多的课题、挑战、困难和目标,亟待破解、迎接、排解和追赶。集结行走在科技强审长征路上的盐阜大地审计人,正满怀信心,重整行装,抖擞精神,意气风发,站在新的起点上,向着新的目标,再出发!(杨亚坤、李德志、薛梅)

来源: 市审计局办公室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