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大丰区加强对经济薄弱村脱贫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指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管力度不够,违纪违规现象多发等问题,该区积极采纳审计部门建议,创新举措,推动构建以“三资”监管平台为载体、财务预算管理为基础、资金管理为核心、村务卡使用为抓手、阳光村务为保障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制度体系。
一是建立“三资”网络监管平台。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经济合同、财务核算等数据资料全部录入系统,实行区、镇、村三级门户联网。加强监管平台运用,开展在线审计,对监管平台进行实时监控,就平台预警信息及时查明原因、逐一处置,对审计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到位。
二是规范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区级设立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和农村集体“三资”管控中心,各乡镇建有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要求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全部进产权交易市场。实行问责机制,对农村产权交易过程中发生的暗箱操作、场外交易、应进未进等行为,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是创新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推行村会计异村任职,所有村会计由镇(区、街道)统一选派、培训、管理、考核。完善村级财务预算制度,各村(居)根据上年度财务收支状况和本年度工作计划,在年初编制本年度财务收支预算、专项资金预算,并将方案上报备案。
四是实行村级资金非现金结算。创新村级资金支付结算方式,全面推行村级资金管理非现金结算,按照“对象、项目、金额”全覆盖的要求,全区村村开通村务卡,非现金结算率达100%。
五是推行村务管理阳光操作。全区村村建有标准的公开栏,以财务公开作为重点,推进村务事项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规范村级权力运行,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汤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