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铁军”内涵初探

发布日期:2016-05-23 10:33 [ ] 浏览次数:

 

“审计铁军”概念的提出

打铁还需自身硬,正人先要正自己。关于国家审计的自身建设问题,刘家义审计长在接受新闻媒体采访和相关会议的讲话中,多次提出“审计铁军”的概念。

早在2013年3月,刘家义审计长在回答“两会”代表委员的提问时,给出了“打铁还需自身硬,审计机关要着力打造党和人民放心满意的审计铁军”的答案。2014年3月,审计长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系统阐述了打造审计铁军的时代背景和目标任务。2014年7月,审计长在接受《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专访时,再次提出要“落实主体责任,打造审计铁军”。2015年8月,在审计署党组召开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第三次专题研讨会上,刘家义审计长强调,要不断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审计铁军。2015年12月,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强化审计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优、纪律严”的审计铁军。2016年1月,在审计署贯彻落实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精神专题学习会议上,刘家义审计长再次强调,要努力打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优、纪律严”的审计铁军。

 “审计铁军”内涵初探

打造“审计铁军”,既是社会各界的殷切期盼,更是最高审计机关的自觉担当。“审计铁军”应当具有丰富的内涵,需要充分挖掘和不断深化。

要体现中国特色。打造“审计铁军”,必须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和基本政治制度,在《宪法》和《审计法》等法律构架内,强化顶层设计,注重基层探索。要承接 “铁军”红色基因,坚持听党指挥“不变色”;要确立“一盘棋”思想,着力“大兵团”作战,实现“全覆盖”目标;要完善人大督导、特约特聘和社会舆论等外部监督制度,真正把审计队伍打造成为一支政治强、信念牢、方向明,能够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的“审计铁军”。

要体现军事特点。打造“审计铁军”,要求把军事要素运用到国家审计领域,按照军事化管理的要求,用铁的意志锻造审计队伍,用铁的纪律约束审计人员。要着力审计职业化与管理军事化的有机结合,坚持军事标准考量审计人员,坚持从严治理审计队伍,真正把审计队伍打造成为一支纪律严、意志坚、作风优,能够充分体现军事特点的“审计铁军”。

要体现时代特征。国家审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创新赋予国家审计新的历史使命。打造“审计铁军”,呼唤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治审”成为国家审计的时代命题。国家审计理应顺应时代潮流,紧扣时代脉搏,以体现时代特征的审计文化为引领,大力弘扬审计人员的核心价值观,真正把审计队伍打造成为一支执法公、业务精、能力硬,能够充分体现时代特征的“审计铁军”。
要体现传统特性。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明孕育出优秀的传统道德。打造“审计铁军”,必须坚持“以德治审”与“依法治审”紧密结合,加强道德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审计队伍拒腐防变能力。要发扬传统的“铁军精神”,认真总结审计机关成立三十多年来队伍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真正把审计队伍打造成为一支站得住、拉得出、打得响,能够充分体现传统特性的“审计铁军”。

打造“审计铁军”,不可能在短期内一蹴而就,将是一项比较艰巨的系统工程和一个相对慢长的历史过程。各级审计机关应当审时度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探索队伍建设的方式方法,在推进中国特色审计职业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孟庆旸)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